《當上帝開嘴講台語》

| | | 轉寄

2.3.1.2 國民政府戒嚴時期ê文字主張

2.3.1.2 國民政府戒嚴時期ê文字主張:海外王育德提倡「漢羅合用字」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台灣hō͘國民政府接管了後,全面推行「國語政策」,國民政府對台語ê歧視、醜化以及對傳播媒體ê種種控制,致使台語文完全無發展ê空間,比日本時代koh-khah慘,台語文陷入數十冬ê烏暗期(註24),台語文創作停頓,台語文字化無法度有正常ê進展,顛倒是中國ê白話文成做文學ê主流。

Tsit個時期學術上ê研究以「漢字」筆錄民間歌謠khah tsē,見《台灣文化》(1946~1950年)、《台灣風物》(1951~)等雜誌,khah少提起台語文字化ê問題。關於台語漢字ê語源考證,tī董同龢(1960)〈四個閩南方言〉中有零星ê考證。專書有孫洵侯(1964)ê《台灣話考證》,m̄-koh考證ê字數mā kan-taⁿ十幾個。

明顯提出文字化主張ê是tī海外ê學者王育德,伊建議採用「漢羅合用文」。 1960年王育德等人tī日本創辦《台灣青年》(註25)雜誌,初期以日文做主要ê語文,宣傳獨立建國ê理念以外,mā將語言革命看做重要ê任務。王育德ê「台灣話講座」共二十四講,tī 1960年4月至1964年1月tī《台灣青年》連載。伊對台語文字ê主張是「漢羅合用」,發表tī第二十四講:

「用羅馬字書寫台語是筆者一貫ê主張,m̄-koh根據過去ê經驗,tuì頭到尾kan-taⁿ使用羅馬字,閱讀ê效率kaⁿ-ná khah ke。一瞥之下就會tàng了解意思,tsit點iáu是漢字siōng好。M̄-koh用漢字書寫台灣話,正如頭前一再強調,困難重重。所以筆者ê另外一個提議是:漢字kap羅馬字tsit兩種文字混合使用。」(原文日文,引自黃國彥ê華語翻譯,1993:259,筆者再翻做台文)

王育德對台灣話文字化ê主張是分析比較「漢字」kap「羅馬字」二種系統表記台語ê優缺點kap可行性了後所下ê結論。伊對教會羅馬字有極kuân ê評價,認為「只要是台灣人,就有必要知影伊ê大概」(王育德,1993:45)。雖然伊認為教會羅馬字有需要改良ê所在,自創「王一式」(tī 1957年出版ê《台灣語常用語彙》中使用)kap「王二式」(tī「台灣話講座」中使用),m̄-koh後來伊考慮tio̍h教會羅馬字ê歷史kap社會普遍性,自án-ne聲明放棄家己ê設計,轉來支持教會羅馬字(黃昭堂,1992;許極燉,2000),後來出版ê《台灣語入門》(1972)、《台灣語初級》(1983)lóng改採用教會羅馬字。

王育德本身並無發表過台語文ê文章,主要ê貢獻是tī理論部分,會tàng講是siōng早提出漢羅合用理論ê人。以「漢羅合用字」書寫ê台文,直到1967年tsiah tī《台灣青年》出現。


註24:黃宣範(1994:113)指出:「禁用方言時期ê起迄年代為1950年到1987年,前後約兩個世代。」
註25:《台灣青年》這個名稱延用1920年「台灣文化協會」創辦ê民族運動重要刊物ê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