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通訊精選》 |
| | | 轉寄 |
我ê故鄉--艋胛,是古早台灣第三大都市,第一大是台南府,第二是鹿港,第三就是艋胛。有一句話teh講:「一府、二鹿、三艋胛」就是這個意思。
二百五十外年前ê台灣北部,tuì福建來ê漢人移民,tī tsit-má輔仁大學所在ê新莊市開墾定居,造成一個新ê村落,hia是當時北部台灣移民上tsē ê所在,所以hō͘人稱做「新莊」。新莊ê漢人定定坐渡船過河來到現在成都路、貴陽街kap環河南路交叉附近ê河邊,hia是大嵙崁溪、新店溪kap淡水河交接ê所在,河闊水深,是一個理想ê河港。新莊ê漢人就稱呼hit個所在叫做「大港口」。
當時,台北縣三峽附近ê原住民,用獨木舟載一kuá山產(主要是蕃薯) ,划(kò) 船順溪落來岸邊,tī hia in就用蕃薯kap漢人交換布匹、鹽、番á火種種日常生活用品。
原住民ê獨木舟叫做「Bangka」,所以hia足tsē獨木舟停靠ê所在,漢人就kā伊叫做[艋胛, bangka] ,因為原住民ê交易產品,主要是蕃薯,所以後來也有人稱呼hit個所在叫做「蕃薯市」。
我bat將這件代誌,講hō͘菲律賓ê朋友聽,in也證實in ê TAKALO話(菲律賓ê一種官方語言)稱呼獨木舟叫做「Bangka」。Tuì這點咱會使證明,三峽附近原住民ê祖先kap菲律賓ê住民有密切ê關係。
「艋胛」這兩字,是當時漢人移民所創造ê字。倒旁用舟表意,正旁用「孟」kap「甲」表音。這兩字音kap意兼顧,實在創造了真suí,hō͘咱定定記得古早先民開墾拓荒ê精神kap所面對ê困境,也不時提醒咱後代kiáⁿ孫,tio̍h-ài寶惜這tè土地。
但是日本á佔台以後,認為「艋胛」這兩字不雅,也pháiⁿ發音,所以就改名叫做「萬華」,若照日文發音是讀做「banka」。「ban」是日文ban-zai(萬歲)ê「ban, 萬」,「ka」是「tsu-ka-soba」(中華麵) ê「華, ka」。Tse就是現在「萬華」地名ê由來。
阮「艋胛」人現在若看著「萬華」這兩字ê時陣,自然ê反應就讀做「bangka」,bē去讀「banhua」。這款心理若親像樹根深深種tī阮ê心內。阮相信,有一日「艋胛」這兩字,會koh倒轉來正式使用,親像tsit-má深深受污染ê淡水河,也有一日會河清水明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