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字文獻e5文明觀》 |
| | | 轉寄 |
三、平面媒體ê影響-文字產生「氣力」
以物質文明ê角度來看,十九世紀活字印刷機ê傳入kap《台灣府城教會報》ê出現,呈現了作為一ê大眾媒體外在物質條件ê成熟。透過新樓冊房「印刷部」ê大量印刷,「發行部」kap「販賣部」ê固定發送,巴克禮牧師ê編輯方針,以及各教會提供消息,讀者投稿ê方式,自1885年創刊開始,每個月定期出刊一份報紙。Ē-sái講tī印刷所、主筆、教會、讀者之間,已經共同形成一ê獨立ê發行網kap傳播機制。除了外在客觀條件ê形成之外,印刷機kap平面媒體-報紙ê產生、傳播,亦間接影響著內部,亦就是教會會友kap讀者ê改變。
Tō親像咱一開始所討論ê,十六、十七世紀歐洲活字印刷術ê發明帶動西方歷史ê重大改變kap世界文明ê進展,印刷術kap聖經翻譯ê在地化,形成資訊ê普及,亦帶動知識ê啟蒙。其中關鍵性ê因素tō是透過知識普及化、大眾化ê過程,hō͘文字tī無形中產生「氣力」。亦就是講,一般人thang透過文字ê jīn-bat來了解世界ê任何知識,進一步達到思想ê啟蒙,以及價值觀ê改變。Kap歐洲十六、十七世紀ê情景kâng-khuán,tsit種文字產生氣力ê現象亦發生tī十九世紀ê台灣。藉著活字印刷機ê出現、巴克禮推動白話字ê見解、以及教會報ê出刊,來成做文字產生氣力ê條件。十九世紀,tuè著當時教會白話字ê教育kap推展,以及《台灣府城教會報》白話字報紙ê印刷、傳播,tng當信徒學著白話字以後,m̄-nā ē-sài吸收著聖經、聖詩等宗教信仰ê內涵,mā掌握著進入世界知識系統ê só-sî。本論文透過訪問「白話字社群」(白話字使用者、書寫者)ê田野調查資料,了解著「白話字」成做當時信徒改變ê力量。舉例來講,鄭仰恩教授bat回憶講,「我ê阿媽無讀冊(無接受當時ê漢字教育)。總是,學白話字兩禮拜以後,就變一個人。Ē-sái寫phue,ē-sái讀公報來bat世界。」親像tsit khuán ê例,普遍發生tī當時ê台灣社會,甚至到kah現代,iáu koh有bē少tsit種透過白話字來吸收知識ê情形。對當時無機會接受教育ê大部分民眾來講,白話字是in唯一接受外界資訊、知識,siōng kái簡單、利便ê文字工具。亦因為白話字ê好學、好tha̍k,所以教會內底jīn-bat白話字ê人數不斷增加,1899年ê教會報bat統計當時ē-hiáu白話字ê人數,有將近2000人, 到1910年ê統計亦增加到5000人bat白話字。 另外,相對漢字,白話字亦成做當時大部分信徒ê文字選擇,咱ē-sái uì聖經翻譯本ê市場看出來tsit ê現象。Tī 1908年3月第276卷ê教會報中,<冊房>tsit篇文章統計出「Tī這十年中間,咱府城ê冊房所買來再賣ê聖冊數額」。 結局,「漢文」ê聖冊總共賣1756本;白話字ê聖冊總共賣6889本。Uì tsia thang知iáⁿ白話字聖經ê需求確實比漢字--ê 加真大。十九世紀開始,透過白話字ê教育kap推sak,無形中phah破傳統ê漢字文化圈內底,文言文所形成ê知識階級kap知識壟斷。白話字所產生ê文字「氣力」mā突破過去文盲ê世界,將人對文盲ê束縛中解脫出來,hō͘普羅民眾thang得著知識權kap書寫權。因為教會對白話字教育ê推動,所以早期民間tiāⁿ流傳「入教好,因為男女能讀字」。 證明透過學白話字,一般普羅百姓lóng thang得著普遍性ê知識。甚至是盲人,亦thang透過甘為霖牧師所發明ê「盲人點字書」、「白話字浮凸印刷書」來jīn-bat外界資訊、吸收世界知識,行出過去烏暗ê世界。
除了白話字ê教育以外,印刷機ê傳入亦做tsiâⁿ知識ê大量普及。十九世紀,tī台灣府城ê「聚珍堂」,透過活字印刷機ê大量發行,m̄-nā kan-nā印刷《台灣府城教會報》,koh有真tsē刊物kap書籍。Tsiah ê白話字印刷品不只是限定tī宗教內容,根據張妙娟ê研究,至少tī 1895年tsìn前,「聚珍堂」所出版ê印刷品tō真多元,除了「聖經」、「聖詩」、「教義解說」以外,亦koh有「時事新聞」、「普通教育」、「白話字教材」等宗教內容以外ê印刷品。 Tsiah ê冊刊lóng以白話字發行、刊印,提供讀者閱讀ê多樣性,讀者亦thang透過閱讀得著koh khah tsē新ê知識,進一步帶來思想kap價值觀ê改變。另外,《台灣府城教會報》ê內容亦m̄-nā宗教性ê範圍,黃佳惠將教會報ê內容分類做十三類,分別是:宗教、道德勸說、中西新聞、天文地理、科學新知、人物傳記、專題報導、遊記kap見聞、通信、書信kap原住民, ē-tàng知iáⁿ教會報內容ê豐富kap多元。另外,tī本論文lāi-té,mā透過整合性ê主題,論證台語白話字成做一般民眾學習新知識ê媒介。透過《台灣府城教會報》ê白話字書寫,民眾m̄-nā ē-sái了解「醫療衛生」ê知識,mā ē-sài吸收西方kap世界各所在ê「新知識」。Koh ē-sái透過教會報來接受教育ê資訊,透過資訊亦ē-sái入學讀「中學」、「女學」。Koh有透過白話字來欣賞文學、家己gia̍h筆來書寫散文、詩歌、小說。Tsiah ê議題lóng是本論文suah落來ê章節beh討論ê內容。
小結
《台灣府城教會報》ê創辦必須ài uì 1880年馬雅各醫生捐贈一台活字印刷機講起。因為印刷機ē-thang大量印刷,tsiah有《台灣府城教會報》ê產生,以及白話字印刷品ê普及。總是,若uì十六、十七世紀歐洲印刷術ê發展背景來看,印刷術所形成ê知識普及化,引動了近代歐洲ê重大改變,包括宗教改革ê興起、國民文學ê產生,以及近代民族主義kap民族國家ê形成。Tsiah ê對近代西方歷史進展所產生ê影響,關鍵性ê因素ē-sái講是透過印刷機形成ê知識普及,促進人民知識ê啟蒙,其中siōng重要ê tō是文字產生「氣力」(Khuì-la̍t)。相對來講,十九世紀台灣第一台印刷機ê傳入,以及第一份平面謀體-《台灣府城教會報》ê產生,呈現了作為一ê大眾媒體外在物質條件ê成熟。透過「聚珍堂」ê大量印刷、發行,kap巴克禮牧師ê編輯方針,加上各教會、讀者之間ê共同創造,亦形成一ê獨立ê發行網kap傳播機制。Uì物質文明ê角度來看,這tī台灣歷史上ē-sái講扮演了先驅性ê角色。除了外在客觀條件ê形成之外,koh khah重要ê是,tī印刷機ê傳入、白話字教育ê推展、《台灣府城教會報》ê產生,多層面ê影響之下,mā帶動教會會友kap讀者ê內部改變,亦就是「文字」產生「氣力」ê改變。換話來講,透過白話字教育,一般ê普羅百姓thang掌握著漢字之外ê文字工具,突破過去文盲ê世界,進一步達到思想ê啟蒙,以及價值觀ê改變。Koh加上印刷機大量印製白話字ê刊物、書籍,提供讀者閱讀ê多樣性,透過閱讀亦thang帶來知識、思考ê轉換。另外,《台灣府城教會報》無限定tī宗教性內容ê知識傳播,亦成做讀者進入現代知識ê重要管道。Uì頂面ê分析thang知,十九世紀活字印刷機ê傳入kap《台灣府城教會報》ê產生,tī台灣物質文明ê進展內底,具備先驅性ê時代意義;所影響ê層面m̄-nā外在客觀ê媒體物質條件,koh加上「白話字」成做當時ê會友kap讀者知識改變ê力量,因為án-ne所形成ê知識啟蒙kap知識普及化、常民化mā帶動內部ê改變,以及精神文明ê進一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