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通訊精選》

| | | 轉寄

國語家庭ê悲苦劇

Tī咱台灣殖民地ê歷史上,每一遍換頭家,就換一種「國語」-- 統治者ê語言。這種新統治者ê語言tī台灣人ê家庭內面所造成ê種種困難,往往就是台灣人對殖民地命運上界直接、上界切身ê體驗。吳濁流先生tī「先生媽」hit篇小說內底,有描寫日本時代「國語」家庭ê矛盾。Hit位先生媽對伊ê kiáⁿ ê不滿,就是伊個人對hit當時殖民地命運上直接ê反應kap反抗。Ah hit個錢醫生ê「國語」家庭,就是伊本人接受殖民地命運最明白ê表示。

Tsit-má台灣當然也仝款有現代ê「國語」家庭 -- 講北京語ê家庭。Tsia ê現代ê「國語」家庭所遇著ê困難,kap吳濁流時代ê基本上相仝,我相信真tsē讀者bat親目看過或者親身經驗過。最近乘佛刊有登一篇雲遊師父ê文章「感恩ê禮物」,描寫一個現代「國語」家庭,父kiáⁿ兩代中間因為「國語」問題所產生ê苦劇kap悲劇。我想這個家庭ê經驗,是第一代「國語」家庭普遍常有ê現象,並m̄是例外。Tī tsia咱將伊做例來介紹、檢討、反省。

劉先生兄弟三人,老母早死,老父是做工人。為著疼kiáⁿ,無koh娶,家己一人兼內顧外,tshiâⁿ in大漢,koh借錢hō͘ in讀大學。這三位大學畢業、受「國語」教育ê兄弟,因為老父是田庄人無讀冊,bē曉講「國語」,感覺見笑失面子。Tī厝內,老父講台語,in kiáⁿ講「國語」,語言發生隔閡(keh-hāi),漸漸造成父kiáⁿ感情ê分離kap破壞。到尾來,做老父ê tī厝內無人thang講話,甚至連電視也看無,精神上非常孤單痛苦,悲傷怨嘆過身去。劉先生tī老父過身了後,才覺悟家己ê錯誤。悔改歸依佛門。

無論是吳濁流時代或者是現代ê「國語」家庭,內面攏有雙方面ê受害者。一方面講台語ê老一代,in勤勞拍拚,hō͘下一代有受教育ê機會,結果因為語言ê關係,受下一代歧視,受社會排斥。另外一方面是講「國語」ê下一代,in因為否定台語,結果損害了kap頂一代ê親情,也減少了對台灣鄉土ê感情。

近來我時常有看著台灣ê青年人,做父母教kiáⁿ講「國語」,m̄教台語,結果產生第二代「國語」家庭。Tī這款家庭內面,兩代之間語言ê困難或者有減少,但是這兩代ê台灣人,in生tuà tī台灣,suah tio̍h放捨家己ê母語,否定台語所表達ê台灣文化、台灣觀念,甘心代代相教,去接受統治者ê價值觀,忍受殖民地ê命運。

母語kap鄉心是相連做伙ê物件。Tī王明哲、陳明仁hit條歌「咱ê故鄉」內面,有按呢唱:「故鄉是生咱ê所在,感念感恩tī 阮心內;付出情意付出愛,代代花蕾代代栽。…….tse是命根ê所在。」這種深重ê命根感情,當然m̄是hō͘統治者改裝ê國語人所會tàng體覺瞭解。中國人有一句俗語:『哀莫大於心死』,tsia ê國語人對台灣鄉土是漸漸心死去ê人。Tse不但是「國語」家庭內本身ê悲劇,也是in為台灣社會製造ê一個共同悲劇。

「國語」家庭是台灣這tè殖民地頂面一個特殊ê物件。這四百年語言ê悲苦劇是m̄是會koh繼續演落去?抑是台灣人會認識這個考驗,重來肯定咱ê母語kap母語文化?Tse不但是tsē tsē台語文工作者teh問ê問題,也是全體反抗殖民地命運ê台灣人tsit-má beh問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