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帝開嘴講台語》 |
| | | 轉寄 |
2.3.2.2 無kāng文字形式tī社會語言學ê比較
蔣為文(1999)bat以大專生做對象,用七篇無kāng文字形式ê文章來詢問大專生對各種書寫形式ê台語文ê接受態度。Tsit七篇文章ê文字形式分別是:(a) 「漢羅合用字(台語)」、(b) 「全羅馬字(台語)」、(c) 「全漢字(台語)」、(d) 「漢羅合用字(客語)」、(e) 「漢字kap注音符號合用字(台語)」、(f) 「漢羅合用字(台語,文中ê羅馬字比例比(a) khah低)」、(g) 「中文式漢字(台語)」。結果顯示:「全漢字」得tio̍h siōng kuân ê接受度,「漢羅合用字」次之,「全羅馬字」ê接受度siōng kē。
另外,張學謙(2002)用直接訪問ê方式蒐集受訪者對「漢字」kap「羅馬字」書寫台文ê看法,得tio̍h以下結果:(1)受訪者傾向用雙文字來表記台語。(2)漢字被認為是寶貴ê文化象徵,羅馬字m̄是。(3)受訪者認同漢字是表意文字,是優秀ê文字,m̄-koh標準化有困難;羅馬字ê表音能力比漢字khah強。(4)受訪者無認為讀寫台文是簡單--ê,其中羅馬字比漢字khah oh學。(5)受訪者認為兩種文字lóng對本土語言ê學習有幫助,其中羅馬字對外語ê學習、資訊化、國際化lóng有幫助。(6)贊成學校推行羅馬字教育,mā表達學習台語羅馬字ê意願;m̄-koh感覺教育當局無認真推展羅馬字。
張學謙(2003)另外一篇文章有探討tio̍h無kāng台語文字ê社會評價。文中將漢字koh分做借音字、借意字、音意字(包括本字kap造字)三種。結果tī「親和力因素」中,五種文字tuì kuân到kē ê排列是:音意字>漢羅字>借音字>借意字>全羅字。Tī「權勢因素」中ê排列順序是:全羅字>漢羅字>音意字>借意字>借音字。Tsit五種文字ê社會評價koh thang簡化做:(1)有親和力,但地位權勢kē者:「借音字」;(2)有地位權勢,m̄-koh無親和力者:「借意字」kap「全羅字」;(3)有親和力koh有地位權勢者:「音意字」kap「漢羅字」。
以上三篇論文比較ê方式看起來ná像公平,但實際上台語文字ê比較tī立足原點上,存在真tsē無公平ê問題。首先,漢字tī台灣社會上iáu是文化情感依附ê對象,羅馬字表記台語雖然已經有一百guā年ê歷史,但iáu未hō͘人看做傳統文字。第二,tī整個社會kap教育體制長期以來對台語文ê漠視之下,大多數受訪者無機會接觸台文,koh-khah免講認識台語羅馬字loh。所以,漢字佔盡意識型態kap社會資源上ê優勢,羅馬字是遠遠落tī起跑點之後。大多數人tī認知上認同羅馬字ê優點,但對tī台語羅馬字系統ê本身欠缺實際ê了解,致使誤解認為羅馬字比漢字khah oh學,也因為看m̄-bat台語羅馬字所以感覺真oh得親近。漢羅合用字ê文章因為其中漢字ê比例比羅馬字khah kuân,而且大學生ē-tàng藉由伊ê英文能力臆出台語羅馬字ê發音,所以tī接受度上比全羅馬字khah kuân。
阮相信只有實際讀寫台語文ê經驗,tsiah ē-tàng對tī文字系統有夠額ê認識,mā tsiah ē-tàng對文字形式有公平ê比較並做出合理ê判斷。因此,本研究第五章「問卷調查」tī文字比較ê部分,會實際用閱讀測驗ê方式,來比較受訪者對tī各種文字形式台文ê理解能力,並分析受訪者ê背景是如何影響伊ê台語文字閱讀能力--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