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帝開嘴講台語》

| | | 轉寄

第三章 「實況化」理論

第三章 「實況化」理論

Kāng一種語言有無仝ê《聖經》譯本,主要ê原因有三個:一、語文ê變遷;二、 翻譯ê原則無kāng款;三、 所根據ê原文抄本無仝。本研究tī比較各版本台語《聖經》ê時採用「實況化」ê觀點,to̍h是khiā-tī「各《聖經》譯本是m̄是合乎現代台灣社會ê需求?」tsit個角度做檢視,將重點khǹg tī語文變遷kap《聖經》翻譯ê原則上。另外,神學ê發展也影響tio̍h《聖經》tī翻譯時所採取ê方法。因此「實況化」方法論ê建構,咱beh tuì近年來語言學、神學kap聖經翻譯理論ê行向來探討。

3.1 實況化ê語言學理論

語言m̄-nā是一個符號系統,伊存在tī每一個人ê大腦中,並且受人類語言共性ê制約。對任何一個會曉母語ê人來講,伊ê頭腦內底一定存在三項因素:個人ê特點、母語ê文化特點(cultual specfics)kap人類ê語言共性(language universals)(鄭良偉,2003a)。以往語言學ê研究偏重tī以句法為主ê研究,khah欠缺全面性ê考量,但事實上,語言現象往往m̄是單一ê存在,是連結各範圍--ê。現代語言學家用「模組(module)」ê概念來解釋並連結各語言範圍,對語料會tàng有khah詳細ê分析,mā koh-khah 會tàng描述kap解釋所存在ê語言現象。尤其漢語「結構標誌」ê同義語繁雜koh tsē,文脈依存ê情況格外複雜,特別需要有generation以及interpretation/parsing雙向功能ê語法模板(bi-directional grammatical template)來處理跨語對譯ê語意、語法、詞彙等問題(鄭良偉,2003b),這是語言學行向實況化ê表現。

表3.1 各模組ê內涵Properties of Varioos Modules(註30)

c模組module工作task由語意而語詞Textgeneration 由語詞而語意Text interpretation
1發言意圖intended message 選定信息,強調某信息,決定發言目的,建立彼此良好關係,表示適當ê禮貌……
2修辭法rhetoric如何運用修辭法抑是講話ê語氣來表達各種目的(誇張信息、表現客氣、互相親近……等)
3觀念模組semantics
含意kap表意expressed and implied meanings
根據修辭法決定
a) 決定採用舉例反逆法或強度比較法
b) 決定主要信息ê肯定或否定強調
c) 選用信息連貫性標誌
d) 決定運用任指皆真或以極端特例襯托信息
e) 決定極容易或極困難特例
f) 利用特定語型表達常用ê語意kap語法ê含意關係
4語法模組syntax決定各種同義語ê句法結構
5語用模組 (焦點結構、回指結構、言談評估結構) 決定焦點ê句法結構
決定同指涉語詞之間ê代詞選用
品質原理Quality Maxim(選用真實ê關係反實假設)
數量原理Quantity Maxim(重複語增加明確度遵守經濟原則)
關連性原理Relevance Maxim (談話內容需要主題有關連)
方式原理Manner Maxim(講話清楚明瞭、簡單、有條有理低估高估對方ê解釋能力)
6詞法morphology決定各種同義語ê詞法結構
7詞彙lexicon 根據2,3,4決定虛詞、實詞、諺語、俗語裡隱藏ê難易、好pháiⁿ、禍福等社會偏見、常識
8語音結構phonology輕重音、音節結構
9語用規律pragmatics書面語、口語、正式、口白風格
10社會語言規律sociolinguistics無kāng社區ê語言特點分布


各語言lóng具備表3.1模組裡ê各項內涵,語言特性siōng tsē、語言間差異siōng大ê是詞彙,第二是慣用語型,第三是句法(鄭良偉,2003b)。《聖經》tuì原文(新約為希臘文,舊約為希伯來文)譯入傳教士ê母語koh再譯做台語,中間必須經過兩至三種語言ê對譯,正是因為人類語言kap文化ê「共性」hō͘翻譯成做可能;m̄-koh tī表現上to̍h受限tī譯入語ê語言結構kap表達方式,這是翻譯ê困難點。To̍h算講是kāng一種語言,tī無kāng時代、無kāng地區mā會有無kāng款ê形貌,這也就是《聖經》譯本為tio̍h語言ê實況化,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再修譯ê主要原因。

本研究第四章tī研究者ê能力範圍內,將各譯本kap現代台語ê語感做比較,期待會tàng展現出各譯本ê特色。另外,tī探討語法差異ê成因時,以文言文、近代中文、英文ê經文譯文來互相對照,期待有koh-khah清楚ê比較。第五章則實際以語感kap閱讀兩方面ê測驗,來檢視第四章ê探討結果,並歸納出原因。

註30:引用自鄭良偉(2003b)〈從口語及文言的稱呼語看兩性平等觀〉。